山东科技大学纪检监察网 >> 网站首页 >> 廉政教育 >> 廉政文化 >> 正文

心有琬琰护本真

  • 点击量: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09-23
  • 作者:

      唐代韩愈有一名篇曰《送穷文》,寓庄于谐,寓意高远,堪称奇文,今天读来颇受启发。

  文中,韩愈说自己身上有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、交穷五个“穷鬼”。智穷使他恶圆喜方,不会偷奸耍滑;学穷使他傲数与名,不会攀附钻营;文穷使他秉直处事,不会投机取巧;命穷使他利居众后、责在人先,不会以权谋私;交穷让他磨肌戛骨、吐出心肝,不会当“老好人”。五鬼缠绕,让他一生困顿。于是,他“结柳作车,缚草为船”、“牛系轭下,引帆上樯”,想把它们送走。然而,他内心又舍不得。因为他知道,“送穷鬼”实际上是“携持琬琰,易一羊皮”,即用价值连城的美玉去换不值钱的东西。这样的事,当然是不会做的。

  韩愈时任河南令,所谓的“五鬼”,实际上指的都是高尚的品格。在封建时代,具有这等品格的人,往往“吃不开”,更遑论发财致富,故谓之“穷”。然而,“穷”则穷矣,韩愈却视“五鬼”为价值连城的珍宝,最终“烧车与船,延之上座”,这就十分难能可贵了。韩愈为什么会如此珍视心中的琬琰,以至在物欲横流的官场中护佑了清白本真,坚守苏世独立的品格?在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中他有个表白:“与其有誉于前,孰若无毁于其后;与其有乐于身,孰若无忧于其心。”为了内心坦荡无忧,为了身后不被人唾吐,这恰是他珍视“穷鬼”的原因之所在。

  历史上,本来身怀“琬琰”后来弃如敝屣而招致身败名裂者不乏其人。典型如商纣王。今日人人知其为暴君。但传说纣王当初还是十分节俭朴素的。他也曾吃粗茶淡饭,穿麻衣布履,勤于政务,所以万民乐业,八方宾服。后来自得了臣下献的一个金碗后,便将过去的“琬琰”丢掉了。从配象牙筷开始,吃美食,穿华服,住金屋,穷奢极欲,纵情淫乐,结果,众叛亲离,百姓怨恨,在姬昌的大军面前,只好独登鹿台,“自燔火而死”。比韩愈出生稍早一代的唐皇李隆基,也是个这样的主儿。《资治通鉴》记,乃李登基之初,曾励精图治,刻厉节俭,很注意严格律己,生活上,他“乘舆服御,金银器玩,宜令有司销毁,以供军国之用;其珠玉锦绣,焚于殿前;后妃以下,皆毋得服玉锦绣。”政治上,他虚心纳谏,勇于接受臣下监督,并重用“为人峭直,不干荣利”的韩休为相,从而创造了著名的“开元之治”。但他在执政后期,也如商纣王一样丢掉了“琬琰”,整日价与杨贵妃游乐于“花柳繁华地”,沉醉于“温柔富贵乡”,到头来落了个“黄埃散漫风萧索,云栈萦纡登剑阁”的结局。

  杜枚在《阿房宫赋》中论述秦朝覆没,有个振聋发聩的警告:“秦人不睱自哀,而后人哀之;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”这应成为摆在当今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面警示镜。在追求上进时,在未掌握权力、没有贪腐条件之时,做到头脑清醒、保持进取、守住清廉并不难,难的是当手中有权、有人吹拍、志得意满时,自认为功成名就之时,亦能不忘初心,守得住本真和底线,这方是最为难能可贵的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,韩愈不以“琬琰”易“羊皮”的清醒乃至那篇《送穷文》,迄今仍然透着耀眼的毫光。(于永军)